11月7日,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学术研究》杂志社共同主办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行。广东省社科联专职副主席、《学术研究》杂志社主编叶金宝研究员,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韩喜平教授,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骆郁廷教授,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钟明华教授,以及来自武汉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及《学术研究》杂志社等单位的4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周宪研究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院长陈金龙教授、副院长胡国胜教授分别主持研讨会的开幕式、主旨报告和大会专家发言,副院长关锋教授做总结发言。
叶金宝研究员在致辞中对与会的专家学者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深入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刻分析我国当前面临的复杂发展环境变化,对于我国在新征程上开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他系统地梳理了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的现实背景和会议内容,高度肯定了此次学术研讨会的强烈现实关切。
陈金龙教授在致辞中感谢专家学者们的参与和支持。他指出十九届五中全会的最大亮点在于实现了“四个全面”内涵的新旧替代,从而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主题突显出来。最后,就此次研讨会的主题阐述了研究的思路和建议。
与会专家围绕主题,积极进行研讨。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韩喜平教授就现代化的内涵、现代化的流派以及中国现代化的相关问题展开论述,着重探讨了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及独特性,强调了我国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平衡的、紧跟时代的、国际的现代化,其核心是创新。
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骆郁廷教授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标志着中国由世界大国走向世界强国,要实现新的“两步走”战略目标,就要坚持创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核心地位,尤其是要在科技创新这一核心关键点取得重要突破。创新在解决新时代的主要矛盾、在现代化建设全局、在应对大国战略博弈中均居于核心地位。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钟明华教授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历史进路和理论逻辑”为题,阐述了中国构建现代化国家的历史演进,并强调我国正在通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来进一步完善我国现代化国家的特定形式。从国家类型的概念和国家形态理论两个方面,分析把握我国现代化国家建设的理论逻辑。
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卓红教授作了题为“论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三维意蕴”的发言,她提出,开启新征程要全面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内涵,全面把握新时代的新特征,继续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是动力。
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京跃教授,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后小康社会”作主题发言,他认为,我国当前的“四个现代化宏伟目标”体现了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其次区分了“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和2035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两者的内涵,最后简要描述了“现代化”的后“小康社会”。
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联俊教授从互联网扶贫的价值意义、影响因素和治理路径三个维度,分析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视域中的互联网扶贫,强调了互联网技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展现出的巨大扶贫价值。
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田明教授,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背景下建设思想和文化现代化的思考。他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是思想意识建设的根本方法论,并就如何更好地将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应用于社会科学研究和人文思想研究作了进一步探讨。
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涂良川教授认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现代化新形态下的一种中国方案,而现代化下的现代性逻辑成为了现代化进程的历史考验。他从政治建设的实践、建设路径和建设理念、人类历史与逻辑三个角度,提出要把握我国在十九届五中全会上的重要理论和政治判断。
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青兰教授,围绕“四个全面”的内在逻辑,即演进逻辑、层次逻辑和思维逻辑三个维度展开论述,系统梳理了“四个全面”的历史发展进程。
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杨婷副教授,以“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创新的内生动力”为切入点,从国家发展和时代变迁的需要、弘扬科学家精神的意义和举措等多个视角,强调营造科学家辈出的良好社会生态的重要性。
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祝全永教授,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分析了自身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深刻体会。同时,从历史角度分享了其对城市治理现代化命题的思考。
最后,关锋教授进行总结。他对与会名师名家表示衷心感谢,肯定了学院举办本次研讨会的责任意识、担当精神、政治敏锐性和学术辨识力,并以“政治站位高、学术品味高、会议有滋味”高度评价此次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