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下午,“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与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学术研讨会在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桃李园举行,来自《求是》杂志社、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兰州大学、人民出版社、华南师范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齐聚唯实厅,围绕会议主题展开热烈研讨。
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关锋院长致开幕辞,对出席本次研讨会的专家学者表示诚挚欢迎和衷心感谢,并简要介绍了学院的发展沿革与学科建设现状。关锋院长指出,本次研讨会聚焦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建构自主知识体系这一主题,具有鲜明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相信研讨能够高见迭出。
研讨会研讨阶段分别由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胡国胜教授、蒋积伟教授主持,与会专家围绕会议主题依次发言。
《求是》杂志社原社长、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李捷围绕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作主旨报告。他立足于当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国际战略背景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的时代表征,阐明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新机遇。他提出,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经典文本研读,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深化马克思主义思想史研究,从概念与逻辑出发理清思想的发展脉络;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理论与实践三大逻辑,以“两个结合”为基本脉络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原院长邓纯东研究员聚焦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方法:一是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推进理论创新的过程中贯穿“六个坚持”;二是认真研究总结提炼党百余年来各方面的理论成果,重视新理念、新概念、新话语、新思想;三是将研究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构建自主知识体系结合起来,实现守正创新;四是在构建自主知识体系的过程中,正确对待和处理与西方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关系。
中共中央党校柳建辉教授从研讨主题的基本要素与科学内涵出发,明确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与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关系。他强调,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过程,实际上是中国特色的知识体系逐步形成完善的过程,需要明确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内涵与外延,注意避免口号化、形式化、教条化等错误倾向,重视经典文本的研究,重视外语人才的培养。
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学院党委书记宋学勤教授以“中共党史党建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要义与进路”为题发言。她简要梳理了从“三大体系”到“自主知识体系”的发展脉络,指出必须理解中共党史党建学的学科使命,把握其学术属性与科学属性,树立研究意识、创新意识与方法意识。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志明研究员围绕“第二个结合”的科学内涵进行发言。他指出,文化的作用同时体现于国家的硬实力与软实力,必须看到推动文化强国建设、实现文化大发展的必要性,理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内在一致性,坚持在正确对待本国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推进“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林进平教授探讨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三对重要关系:一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二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三是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关系。他指出,必须以辩证的思想理解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以历史的视角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以协同意识对待中外文化的互动与交融。
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蔡文成教授以“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知识再生产和话语再造”为题发言。他对“全过程人民民主”从概念史角度进行分析,梳理出“人民民主”—“社会主义民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序列,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概念的发展历程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知识话语创新与再造的体现。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林绪武教授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献学发展助力构建自主知识体系进行发言。他指出,作为二级学科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仍缺乏成熟完善的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必须进一步明确学科研究的对象及方法。必须向学生明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献的类型、特点、检索方法、阅读使用、版本校勘等,有助于学生掌握和运用文献开展学术研究。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宋俭教授发言指出,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是马克思主义学科义不容辞的责任。他认为,目前马克思主义学科自主知识体系的整体建设还存在二级学科相互分化、人才培养体系不健全等问题,需要从顶层设计上加以完善与改进。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杂志执行主编王瑾编审聚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面临的主要问题。她指出,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面临社会价值观的多元性问题、科学性问题和先进性问题,必须着眼自主知识体系的科学性、逻辑性和整体性,以期走出当今面临的宣传困境、研究困境与话语困境。
人民出版社马列部主任崔继新编审从为什么、怎么办和应当避免的问题三个方面展开对建构自主知识体系的研讨。他指出,在我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过程中应当注意防止盲目自信,避免过分强调器物的文化优越论,必须秉持开放的心态,做到文明包容、相互借鉴。
厦门大学哲学系副主任林育川教授以“中国人权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为题发言。他对中国人权自主知识体系的哲学基础进行了回顾,指出中国人权自主知识体系以马克思人权理论为主导思想资源,为评判中国的人权理论与实践提供新视角和新观念。
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金龙教授围绕“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基础”发言,从“两个结合”“六个必须坚持”等方面阐释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方法,从历史基础、群众基础、时代条件等方面诠释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条件。
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涂良川教授作会议总结,感谢所有与会学者贡献了一场思想盛宴。他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是当前面临的基础性难题,是关乎国运与国本、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文化的重任。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需要在澄清概念、把握实质的基础上推进理论自觉,这既是实践需要,也是中国在建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过程中的自觉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