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师资队伍 » 教授 »

陈金龙

时间:2013-02-25 17:37:00

 

陈金龙 - 副本.jpg

陈金龙教授

陈金龙,男,汉族,19634月生,湖南益阳人。1985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政治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获法学学士学位;1987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政治系中共党史专业,获法学硕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获博士学位。

现为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7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3项,出版专著5部,合著多部,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共党史研究》、《近代史研究》、《民族研究》、《世界宗教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17篇文章为《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或摘要转载,40篇文章为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转载。1项成果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5项成果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二等奖。

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第一批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培养计划,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聘广东省高等学校“珠江学者”,获“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等称号。

兼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共党史学会理事、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理事、广东省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广东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副会长。

 

一、主要项目

1.毛泽东与民族精神,1992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主持。

2.毛泽东对孙中山思想的继承与超越,1996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96CDJ001),主持。

3.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宗教界,1998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98BJD009),主持。

420世纪中国共产党处理宗教问题的基本经验,2001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01BDJ005),主持。

5.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政教关系:以佛教为中心的考察,2006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06BZJ019),主持。

6.中国共产党纪念活动史研究,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1BDJ006),主持。

7.新的历史条件下坚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研究(14AZD011),201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主持。

8.中国近代社会思潮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2008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8JJD720027),主持。

9.纪念活动与中共历史记忆的建构,中共中央宣传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项目,主持。

10.话语建构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广东省宣传文化人才专项资金项目,主持。

 

二、主要著作

1.《民族精神与毛泽东》,湖南出版社1993年版,独著。

2.《继承与超越——毛泽东与孙中山比较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独著。

3.《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的宗教问题——关于党的宗教政策的历史考察》,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独著。

4.《改革开放与民族精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独著。

5.《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政教关系:以佛教为中心的考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独著。

6.《近代中国社会思潮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合著。

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主编。

8.《科学发展在广东》丛书5卷本,广东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主编。

 

三、主要论文

1.《反传统主义的历史走向》,《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4期,《新华文摘》1990年第10期全文转载,第一。

2.《“半殖民地半封建”概念形成过程考析》,《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4期,《新华文摘》1997年第1期全文转载,独立。

3.《孙中山思想: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理论来源》,《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8期,《新华文摘》2001年第1期全文转载,独立。

4.《李大钊的日本观》,《光明日报》20051213日,《新华文摘》2006年第5期全文转载,独立。

5.《略论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纪念活动》,《中共党史研究》2007年第6期,《新华文摘》2008年第2期全文转载,独立。

6.《论民主革命时期的中共建党纪念活动》,《中共党史研究》2011年第4期,《新华文摘》2011年第12期全文转载,独立。

7.《关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思考》,《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年第2,《新华文摘》2014年第9期全文转载,独立。

8.《邓小平与中国改革话语的建构》,《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4年第5,《新华文摘》20151期全文转载,独立。

9.《辛亥革命与中共早期革命话语的建构》,《中共党史研究》2011年第10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2年第2期全文转载,独立。

10.《从庙产兴学风波看民国时期的政教关系》,《广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6年第3期转载。

11.《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第12期,独立。

12.《时代特征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第9期,独立。

13.《试论国庆纪念的社会功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10期,独立。

1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探析》,《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第5期,独立。

15.《论孙中山的民族平等思想》,《民族研究》1997年第1期,独立。

16.《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宗教政策略论》,《民族研究》2001年第2期,独立。

17.《论1958-1960年中国宗教制度的民主改革》,《世界宗教研究》2002年第3期,独立。

18.《从僧伽制度整理看民国时期政教关系》,《世界宗教研究》2006年第2期,独立。

19.《略论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宗教政策》,《中共党史研究》1997年第3期,独立。

20.《毛泽东论孙中山》,《中共党史研究》1998年第3期,独立。

21.《1957-1966:中国共产党宗教政策的曲折发展》,《中共党史研究》2001年第6期,独立。

22.《第三代领导集体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中共党史研究》2003年第6期,独立。

23.《试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社会传播路径》,《中共党史研究》2009年第5期,独立。

24.《中共纪念活动与党史文化的建构》,《中共党史研究》2012年第11期,独立。

25.《试论毛泽东思想的当代价值》,《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1期,独立。

26.《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若干思考》,《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2期,独立。

27.《改革开放以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基本经验》,《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12期,第一。

28.《论中国共产党建党纪念的社会功能》,《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5期,独立。

29.《试论毛泽东的制度自信》,《教学与研究》2013年第11期,独立。

30.《<教学与研究>:助力当代中国学术发展》,《教学与研究》2012年第6期。

31.《南京国民政府与中国佛教会》,《学术研究》2010年第3期,独立。

32.《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历史作用与当代价值》,《科学社会主义》2011年第1期,独立。

33.《中国革命经验与毛泽东建设话语的建构》,《现代哲学》2013年第5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4年第1期转载,独立。

34.《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有力保障》,《求是》2006年第13期;《南方日报》2006711日,独立。

35.《党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理论结晶》,《人民日报》2007123日,独立。

36.《论“五四”纪念活动的社会功能》,《光明日报》200955日,独立。

37.《谈谈辛亥革命纪念的社会功能》,《光明日报》2011928日,独立。

38.《群众路线: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光明日报》2013810日,独立。

39.《南京大屠杀纪念:国家公祭的价值解读》,《光明日报》20141224日,独立。

40.《“三个自信”与中国话语权的建构》,《光明日报》2015115日,独立。

其他论文略。

 

四、主要奖励

1.《继承与超越——毛泽东与孙中山比较研究》,20037月获教育部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19571966:中国共产党宗教政策的曲折发展》,20059月获广东省首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3.《李大钊的日本观》,20074月获广东省20042005年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4.《略论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纪念活动》,20096月获广东省20062007年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5.《试论国庆纪念的社会功能》,20117月获广东省20082009年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6.《论民主革命时期的中共建党纪念活动》,20137月获广东省20102011年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五、主讲课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题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献研究》、《中共党史专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概论》、《文化学概论》等。

(2015年4月更新)

 

 

作者:20132801041 来源: 编辑时间:2015-11-03 08:50:55
  • 马克思主义学院(mks.scnu.edu.cn) © 2016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地址:广东广州中山大道西55号 邮政编码:510631 Email:50723926@qq.com